公司新闻

创新赛事产业规划驱动赛事集群发展新格局

2025-07-07

一、总体目标与产业规模

1. 产业总规模

至2025年,户外运动产业(含赛事)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,2035年进一步扩大规模并提升质量,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柱。

2. 赛事品牌建设

打造 100个全国知名户外运动赛事与节庆活动品牌,覆盖马拉松、自行车、滑雪、水上运动等领域,强化国际影响力(如上海马拉松已入围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)。

3. 参与人群目标

截至2021年,全国户外运动参与人数超4亿人,2025年将持续提升普及度,扩大大众参与规模。

二、重点发展领域

1. 优化赛事供给结构

  • 国际化赛事:引进/申办国际顶级赛事(如马拉松大满贯),推动本土赛事与国际标准接轨。
  • 特色化赛事:结合城市文旅资源开发地域特色赛事(如重庆“火锅马”、代县雁门关越野赛),强化“文体旅融合”。
  • 科技化赛事:推广智能骑行、模拟飞行等线上赛事,探索“虚拟现实(VR)训练+竞技”模式。
  • 2. 完善产业链条

  • 上游资源:开发荒山、荒滩等土地建设户外营地、滑雪场等设施,2023年全国体育场地达459.3万个(人均面积2.89㎡)。
  • 中游运营:培育专业化赛事运营公司,支持中体产业、力盛体育等企业创新服务模式。
  • 下游消费:将户外运动纳入体育消费券使用范围,挖掘夜间经济潜力,延时开放运动场所。
  • 3. 技术创新驱动

  • 数据赋能:应用GPS可穿戴设备(如Catapult Vector系统)、AI分析运动员表现,优化训练及伤病预防。
  • 沉浸式体验:利用VR技术模拟赛事场景,提升战术训练效率。
  • 三、政策与保障机制

    1. 土地利用支持

    鼓励利用集体建设用地、“四荒”土地发展户外运动设施,简化审批流程。

    2. 财税金融激励

    落实体育产业税费优惠政策,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赛事品牌孵化;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赛事IP开发。

    3. 安全监管体系

    九州网页版
  • 建立赛事“熔断机制”,制定医疗、救援、消防等应急预案。
  • 构建“政府主导+社会参与”的救援队伍,强化志愿者培训与科技救援应用。
  • 四、典型案例与趋势

  • 上海马拉松:成为中国首个世界马拉松大满贯候选赛事,带动国内赛事国际化运营标准升级。
  • 女子体育崛起:2025年将举办女子板球世界杯、欧洲杯女子足球赛等,推动女性体育商业化。
  • 新兴技术应用:人工智能与生物力学结合,实现个性化训练方案定制,提升竞技水平。
  • 挑战与对策

  • 国际化短板:国内赛事外国参与者比例低,需通过国际认证赛事吸引全球跑者。
  • 品牌化不足:避免同质化竞争,深化“一赛一品”策略(如结合非遗、地方美食)。
  • 人才缺口:加强赛事管理、体育科技复合型人才培养,联动高校设立专项课程。
  • 此规划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,通过“政策+科技+生态”三维驱动,目标构建全球化与本土化兼备的赛事产业生态。详细政策原文参见《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(2022-2025年)》。

    创新赛事产业规划驱动赛事集群发展新格局